2025年3月13日上午10時,武漢黃鶴網絡安全實驗室靶場總工程師張欽澳與淩澤網安的祝文韬為學院師生作了一場主題為《AI賦能:從DeepSeek到自動化攻防》的專題報告。

在報告中,張工深入剖析了AI技術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演進曆程,從早期小模型的威脅檢測到如今基于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自動化滲透測試,詳細解讀了技術的躍遷過程。他以DeepSeek為例,詳細闡述了AI如何通過深度學習和自動化分析實現對網絡威脅的精準識别與快速響應,展示了其在CTF競賽中的代碼審計、攻擊鍊生成等實際應用案例,并探讨了AI重塑攻防的可能性。他還指出,DeepSeek的混合專家架構在威脅狩獵中展現出極高的效率,僅激活少量參數即可完成多源日志關聯分析,相比傳統模型,推理速度大幅提升,同時在漏洞挖掘和誤報率降低等方面也有顯著優勢。

此外,兩位專家進一步介紹了AI技術在自動化攻防中的未來發展方向,包括主動防禦、AI對抗博弈、多模态技術的融合應用,以及跨學科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為我院師生在網絡安全領域的研究與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報告結束後,現場師生積極與兩位行業專家展開互動,激發了師生們對網絡安全領域的濃厚興趣。此次報告會是我院加強學科建設、深化産學合作的重要舉措之一。未來,我院将繼續加強與黃鶴實驗室、淩澤網安等行業領先機構的合作與交流,為師生們提供更多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推動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
(審核:何鵬)